TO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学院2010年大事记

 

2010年1月7日,学校召开人才引进委员会会议,共讨论通过引进“百人计划”11人、教授5人、特任教授4人、副教授18人。物理学院申报的赵瑾、张文禄、肖明等3人以“百人计划”引进,苏吉虎以特任教授引进,张斗国、姚培军、蔡辉山等3人以副教授引进。

2010年1月7-8日,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副台长郑晓年一行到科大天文学系访问,商讨在科大建立天文英才班等合作事宜。

2010年1月8日,我校举行“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许武、校长助理朱长飞、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和中心主任赵政国教授共同为中心揭牌。

2010年1月8日,学校举行2009年度“国家天文台奖学金”颁奖仪式,校党委书记许武、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等出席仪式。

2010年1月8日,近代物理系汪秉宏、王文旭、周涛、严钢、赵明等人完成的“复杂网络的机构、功能与动力学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

2010年1月9日,应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的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刘全生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黄耀辉教授等一行5人来访并作学术报告。

2010年1月11日,学校授予杜江峰教授2009年度“杰出研究校长奖”。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2009年度获奖者代表颁奖。物理学院张裕恒院士主持完成的“过渡族金属氧(硫)化物的电磁行为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0年1月12日,应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的邀请,日本大阪大学羽原英明副教授来访,并作题为“MeasurementsofhighenergydensityelectronsviaobservationofCherenkovradiation”的学术报告。

2010年1月12日,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评审2009年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年)基金项目,郭国平等23名青年教师及博士后获得资助,总经费300万元。

2010年1月14日,学校下文(校办字[2010]9号),聘任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研究员为天文学系主任。

2010年1月14日,郭国平、朱青峰入选教育部2009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1月15日,近代物理系原子分子物理学科点博士研究生张松斌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王建国研究员等人合作,通过计算揭示了库仑屏蔽对电子与氢原子近阈碰撞激发过程的影响,对高温稠密等离子体状态方程的研究有重要价值,文章发表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PRL104,023203,2010)。

2010年1月15日,潘建伟教授及其合作者利用四光子六量子比特的簇态实验实现了光学控制非门,表明超纠缠的簇态是实现有效光学量子计算的有前途的候选者,文章发表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PRL104,020501,2010)。

2010年1月16日,学校举行第29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物理学院朱林晓、孟璁、陈翰、徐来林4位同学荣获“郭沫若奖学金”(全校共25人)。

2010年1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63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物理学院杜江峰教授的“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突破”、陈应天教授的“成功实现太阳能冶炼高纯硅”两项成果入选“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0年1月20日,根据物理学院系级党组织调整设置情况,启用“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与光工系总支部委员会”印章,原“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总支委员会”印章作废。

201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徐瑚珊来访,与物理学院领导刘万东、尹民等讨论所系结合人才培养事宜,筹划近代物理所参与物理学院本科生培养过程的方案。

2010年1月22日,物理系新引进的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徐宁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凝聚态物理学科点。

2010年1月22日,杜江峰教授等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首次实现了氢分子基态能量的量子模拟计算,文章发表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PRL104,030502,2010)。

2010年1月25-26日,物理学院召开2009年度学院工作总结会议,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学科点负责人、课程讲座教授、教学名师、学校相关部处领导等近50人参加了会议,杨国桢院士应邀专程参加会议。物理学院领导刘万东、叶邦角、尹民、张杨、张增明等汇报总结了学院年度工作;系主任林子敬、陈向军、韩正甫、袁业飞、孙腊珍等介绍了本系2009年各项工作进展;安琪、明海和周正威分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会议安排了一天的自由讨论,就学院定位、教学及学生工作、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导师责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为做好下年度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0年1月26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的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张文禄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

2010年1月26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的副教授蔡辉山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

2010年1月28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的特任教授苏吉虎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

2010年2月18日,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学科点李书民副教授因病去世,年47岁。李书民一直从事激光场作用下量子碰撞的理论研究工作,长期教授理论力学和电动力学课程并担任理论力学课程组组长,先后出版了《经典力学概论》及《电动力学概论》等教材。

2010年2月,天文学系向守平教授退休,博士生导师返聘。

2010年3月3日,物理系新引进的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赵瑾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凝聚态物理学科点。

2010年3月3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总部发布了“2010年全球青年领袖”(2010GlobalYouthLeadership)名单,我院潘建伟教授名列其中。

2010年3月4日,Science期刊报道了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STAR合作组发现了首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我校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的RHIC-STAR合作组成员唐泽波等是该成果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2010年3月5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的副教授姚培军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工程学科点。

2010年3月12日,物理学院召开本年度第一次人才引进答辩会。通过拟以特任教授引进韩永建、易为2位博士(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以副教授引进吴庆文博士(天文学系),以讲师引进赵伟、祝巍2位博士(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报学校审核批准。

2010年3月12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许金时、李传锋、郭光灿等在实验中利用特制的法布里-玻罗腔构造了一个非马尔科夫量子信道,发现了相位重聚焦这种存储效应,从而实现了纠缠的崩塌与复原,甚至观察到了纠缠突然死亡后的复活现象。该成果发表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PRL104,100502,2010)。

2010年3月18日,李书民副教授去世后,物理学院组织为其遗属捐款,得到广泛响应,一月来共接受捐款76600元。叶邦角、陈向军、叶林秀代表学院将捐款转交李书民遗属。

2010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韩正甫教授在美国SanDiego举办的“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Conference&ExpositionandtheNationalFiberOpticEngineersConference(OFC/NFOEC)2010”会议上,做了题为“城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特邀报告,展示了实验室近几年取得的科研成果,着重介绍了芜湖“量子政务网”,引起与会者极大反响。OFC/NFOEC是由美国光学学会(OSA)、美国通信学会(IEEE/ComSoc)、美国激光与光电协会(IEEE/LEOS)联合组织的光电、光通讯及其相关领域的顶级会议,从1975年创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4届。

2010年3月23日,学校对2006年前建设的51个科研机构进行梳理,对因升级、调整或不再从事实质性科研活动的27个校级科研机构予以撤消。物理学院共撤消光子技术研究所、星系和宇宙学研究实验室、等离子体科学研究实验室、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团簇复合材料青年实验室、超导研究所、高能物理联合实验室、强激光技术研究所等8个校级研究机构。

2010年3月23日,学校表彰2009年度考核优秀教职工,物理学院受表彰者为:何海燕、余庆选、陈永虎、朱弘、张建武、徐军(以上物理系),汪秉宏、王安民、刘国柱、武杰、梁昊、曹平、汪海、李弘、马文淦、杜江峰、曾晖、刘衍文、潘建伟、朱林繁、陈子瑜(以上近代物理系),邹旭波、夏小平、李传锋、王沛、黄运锋、朱咏梅、陈巍、顾春(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王慧元、林宣滨、孔旭、陆山(以上天文学系),叶林秀、刘坚(以上院办公室)。

2010年3月24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的副教授张斗国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工程学科点。

2010年3月25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周国泰院士一行5人来物理学院调研考察,刘万东、朱晓东、王冠中、曾长淦、王晓平等教授参与接待讨论。

2010年3月25-26日,应天文学系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陈建生教授来访讲学。26日下午,面向全校师生作了题为“地球是唯一的么?”的学术报告。

2010年3月26至4月9日,物理学院举办系列学科方向介绍会,共安排了17个专场28个报告。邀请了各系、学科点、科技英才班相关教师、专家近30人,分别就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学科发展前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介绍,为2008级学生选择学科方向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0年3月27-2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办,我校承办的“(多)铁性材料研讨会”我校举行。基金委相关领导及专家组成员高瑞平、陈克新、苗鸿雁、姚熹、都有为、欧阳世翕、靳常青、董蜀湘等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及我校师生200余人。

2010年3月29日,应天文学系邀请,紫金山天文台高煜研究员来访,并作题为“星系中恒星形成定律以及相关量的紧密联系”的学术报告。

2010年3月29日,应天文学系邀请,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DarkCosmologyCentre的ThomasRodriguezGreve博士来访,并作题为“The870micronLABOCASurveyoftheExtendedChandraDeepFieldSouth”的学术报告。

2010年3月30日,位于欧洲核子中心的超级强子对撞机LHC实现了7TeV质子-质子对撞,LHC上的两大粒子物理实验ATLAS与CMS成功地进行了探测器运行与数据采集。我校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直接参加了ATLAS与CMS实验,在探测器的研发、物理分析以及超大规模高能数据网格计算方面做出了贡献。

2010年3月31日,学校举行“USTC8704爱心基金”捐赠仪式。近代物理系1987级校友潘建伟、陈继峰、蒋一、郑坚等组织捐助120万元,设立此基金,旨在帮助近代物理系的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在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健康保障方面。侯建国校长参加了捐赠仪式并讲话。

2010年3月31日,学校通知,不再保留近代物理系李淼教授职位。

2010年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段路明教授正式与我校签约,成为我校“大师讲席”教授。

2010年4月6日,学校召开人才引进委员会会议,共讨论通过引进“百人计划”1人、教授4人、特任教授5人、副教授6人。物理学院申报的韩永健、易为2人以特任教授引进,吴庆文以副教授引进。

2010年4月6日,经学校讨论决定,物理学院聘任丁卫星、肖持进、叶竞波为客座教授,王贻方、徐瑚珊等10人为兼职教授。

2010年4月6日,物理学院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物理学院发展方向、思路、措施,以及物理学院“985”中长期规划。郭光灿、杨国桢、欧阳钟灿、俞昌旋、张裕恒、张家铝、赵政国、刘万东、叶邦角、张杨、尹民、孙腊珍、安琪、陈向军、韩正甫、袁业飞、李晓光等17位委员参加。

2010年4月8日,学校举行“天文学科技英才班”成立大会。

2010年4月8日,学校举行天文学系系主任聘任仪式,聘请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研究员为物理学院天文学系主任,陈初升副校长代表侯建国校长颁发聘书。

2010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李燕副所长、胡军副所长一行来校进行工作访问。

2010年4月8-9日,应天文学系邀请,北京大学天文系刘富坤教授来访,并作题为“大质量双黑洞的电磁波对应体”的学术报告。

2010年4月8-9日,我校客座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系葛健教授来校访问讲学。

2010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许金时、李传锋、郭光灿等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创刊号上发表文章(NatureCommunications,10.1038,1005,2010),报道在世界上率先完成量子关联和经典关联在噪声环境下演化的实验研究成果。

2010年4月12-16日,应第15届CBM国际合作组发言人PeterSenger教授的邀请,安琪教授、陈宏芳教授、汪晓莲教授和曹平博士一行4人赴德国欧洲重离子加速器研究中心(GSI)参加第15届CBM国际合作组会议。

2010年4月12-17日,应物理学院的邀请,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科学中心主任何小刚教授来我校访问讲学。16日下午,何小刚教授作了题为“引力是熵力”的学术报告。

2010年4月14日,教育部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朱栋培教授被聘担任工作委员会成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等在北京为受聘委员颁发了聘书。

2010年4月16日,学校召开“985”中长期规划方案论证会,执行院长刘万东代表物理学院汇报了学院规划方案。

2010年4月16-21日,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在南昌大学召开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会议推举了高能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领导机构,近代物理系赵政国、卢建新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韩良、王群教授当选为理事。

2010年4月16-21日,在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在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举办了第六届“晨光杯”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7名“晨光杯”获得者。近代物理系孙勇杰、卜雪兵、尹航博士因在新型探测器研究、D0实验物理分析方面的突出工作而获得此项荣誉。

2010年4月17日,光学课程组召开“光学课程研讨会”,重点讨论暑期的光学课程教学问题。

2010年4月19-20日,刘万东执行院长参加窦贤康副校长带队的代表团,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考察、调研人才引进及人事工作。

2010年4月21日,应物理学院工会邀请,校医院主任医生邱肃博士在物理学院二楼报告厅作了题为“脂蛋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讲座。

2010年4月21-23日,应天文学系邀请,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所闫慧荣教授来访,并作题为“天体物理环境下利用原子有序排列测量磁场”的学术报告。

2010年4月22日,物理系陈仙辉教授捐赠首批20万元设立“吴杭生基金”,拟用于奖励立志在国内攻读研究生的物理系学生。

2010年4月22日,正式启用物理学院LOGO标志。物理学院LOGO标志的中心图案是由“USTC”四个英文字母变形而成的草书汉字“物”,表示物理学;同时物字右半为草书汉字“天”,表示天文学。LOGO标志的外环为郭沫若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及英文“SchoolofPhysicalSciences,USTC”。内环采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徽的梅花图案。物理学院LOGO标志由研究生吴建光设计,在公开征集所获得的60多个作品中脱颖而出。

2010年4月23日,经院系推荐评议,由校“USTC校友总会—杨亚校友基金”执行委员会和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评审,授予张伟等66人第五届“杨亚校友基金-爱岗敬业奖”,物理学院陈子瑜、刘坚、甄素贞等3人名列其中。

2010年4月23日,应物理学院邀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与天文系GaryWestfall教授来访并作报告,介绍了他与同事WolfgangBauer教授合著的最新出版的大学物理教材。

2010年4月25-27日,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召开第一届重点实验室年会。

2010年4月26-30日,应FrancescoGnesotto所长的邀请,近代物理系刘万东教授、万树德高工、谢锦林博士一行3人赴意大利帕多瓦(Padova)访问了欧盟ConsorzioRFX研究所,参加了在该所举行的第14届国际能源组织反场箍缩研讨会(the14thWorkshopofthe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ImplementingAgreementonReversedFieldPinches)。会议期间,刘万东教授作了题为“FusionResearchinChinaandatUSTC”的邀请报告。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能的反场箍缩装置建设计划,会议专门安排了两天时间,就装置的科学目标、设计参数及工程技术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2010年4月29日,武汉东隆科技有限公司在物理学院设立“东隆助学金”,用于资助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本科生,每年1名,资助金额5800元。

2010年4月30日,应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的邀请,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粒子物理研究所JurgenUlbricht教授来访,并作题为“GenerationofanelectricpotentialontheMoonbyCosmicraysandSolarWi?”的学术报告。

2010年4月,天文学系朱杏芬教授退休。

2010年4月,由韩荣典任主编、张泰永、朱栋培、戚伯云任副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50年》一书正式出版发行(2009年11月第一版),原理学院院长杨国桢院士作序。

2010年5月4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的特任教授韩永建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2010年5月4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的特任教授易为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2010年5月6日,物理学院举办“第一届物理学院科技创意大赛”。大赛要求参赛项目是针对某一科学定律或现象所设计的展示过程,过程简单易行、材料设备易得、直观易懂,操作简便可重复。物理学院学生创作的24个项目参加了比赛,2009级刘晓龙同学“稳定悬浮的磁铁”项目获得特等奖。

2010年5月6日,应物理学院的邀请,美国Kansas大学吴志宏教授来访并作学术报告。

2010年5月6-8日,应天文学系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陆埮院士访问我校。5月7日,陆埮在水上报告厅作了题为“怎样认识宇宙”的公众报告。

2010年5月6-9日,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研讨会在庐江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主办。清华大学、广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单位40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会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天池博士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2010年5月7日,物理学院学生会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了朱林晓、张旭、陈翰、陈海、孙玮、赵颖等6位优秀应届毕业生以及主持人协会的刘丽骁同学作主题报告,200余名同学参加了交流活动。

2010年5月10日,物理学院举行了西安交通大学交换生座谈会。基于校际协议,西安交通大学2007级、2008级各有5名同学来物理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2010年5月10日,林宣滨增补为物理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0年5月11日,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组成功制备出了超纠缠光子薛定谔猫态,纠缠量子比特数目最高达到十个,刷新了纠缠态制备的世界记录。该工作同时还演示了薛定谔猫态在超精细位相测量方向的应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10年5月出版的NaturePhysics期刊上(NaturePhysics6,331-335,2010)。

2010年5月12日,根据物理学院系级党组织调整设置情况,启用“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实验中心总支部委员会”印章,原“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总支委员会”印章作废。

2010年3月31日,学校通知,因出国逾期未归,不再保留近代物理系苑震生博士教职。

2010年5月14日,物理学院工会在2009年安徽省总工会开展的评选“工人先锋号”活动中获得了“工人先锋号”的称号,工会主席叶林秀荣获“安徽省先进女教职工”称号。

2010年5月14-17日,应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Omega组副主任FrancescoLanni研究员与陈虎诚副研究员来访。

2010年5月17-20日,应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邀请,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Saclay实验室高级研究员LanconEric教授对我校进行了为期4天的工作访问。18日,Eric教授作了题为“StatusandprospectsoftheATLASexperimentatLHC”的报告。

2010年5月19日,应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院邀请,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教授率队到该校参加研究生招生宣讲会。叶邦角教授作了题为“追求卓越”的报告,对物理学院的科研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校园生活、学生待遇、出国就业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

2010年5月21日,根据两校协议,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16名二年级同学来物理学院进行为期6周的交流学习。

2010年5月21日-23日,Z-factory中国工作组第二届物理研讨会筹备会议在近代物理系举行。

2010年5月24日,应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的邀请,美国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大学叶竞波副教授来访,并作题为“ASerializerASICat5GbpsforDetectorFront-endElectronicsReadout”的报告,近代物理系主任陈向军代表学校向叶竞波颁发正我校兼职教授聘书。

2010年5月24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的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秦宏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

2010年5月25日,学校举行仪式,聘请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陈骝教授任“赵忠尧大师讲席教授”。刘万东执行院长主持仪式,窦贤康副校长颁发证书。仪式结束后,陈骝教授作了题为“AlfvenWaves:AJourneybetweenSpaceandFusionPlasmas”的学术报告,近百名师生参加仪式并聆听了报告。

2010年5月28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商朝晖教授来访并作题为“挺进南极冰穹之巅”的南极天文科考学术报告。

2010年5月29-30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办“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工作会议”,陈初升副校长到会致辞。

2010年5月29日至6月1日,厦门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卢炬甫教授应邀访问天文学系,并于5月30日下午做了题为“宇宙中的黑洞”的学术报告。

2010年5月30日,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物理学院“985”规划,确定平台建设基本方案。郭光灿、欧阳钟灿、周又元、俞昌旋、张杨、安琪、赵政国、韩正甫、林子敬、刘万东、陈向军、袁业飞、叶邦角、尹民、孙腊珍、李晓光等16人到会。

2010年6月1日,NaturePhotonics期刊以封面论文形式刊登了潘建伟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NaturePhotonics4,376-381,2010)。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将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距离扩展到16公里,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0余倍。该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隐形传态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0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换届暨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青年联合会,物理学院潘建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青联副主席,杜江峰教授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共10人)。

2010年6月1日,秦敢任《理论力学》课程组组长。

2010年6月4日,应物理系邀请,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教授、北京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牛谦博士来访,并作题为“对称破缺导致的石墨烯拓扑性质”的学术报告。

2010年6月6-9日,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邀请,俄罗斯Dubna联合核研究所(JointInstituteforNuclearResearch)核物理实验室主任ChelkovGeorgy一行4人来访。

2010年6月7日,学校通知,因出国逾期未归,不再保留近代物理系张万生博士教职。

2010年6月8日,近代物理系博士研究生周涛同学获2010年度瑞士Chorafas青年研究奖。

2010年6月8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新引进的讲师祝巍博士正式报到。

2010年6月10日,物理学院召开本年度第二次人才引进答辩会。通过拟以“百人计划”引进邓学功(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以副教授引进项国勇(光学与光学工程系)、肖志广(近代物理系),以特任副教授引进曹平(近代物理系)、朱建洲(近代物理系),报学校审核批准。

2010年6月12日,聘任余庆选、李锋、杨建明、陶小平担任物理学院2010年本科新生班主任。

2010年6月11日,物理实验中心孙腊珍教授承担的“以研究型大学理科创新人才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霍剑青教授承担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2个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结题验收。

2010年6月11日,物理学院研究生会举办学术茶话会,主题为“神奇的量子通信”。

2010年6月11-12日,应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文小刚教授来校访问讲学。11日下午,文小刚教授在水上报告厅为“中国科大论坛”作了题为“关于光和电子起源的一种启发性观点”的学术报告;12日下午,文小刚教授在物理学院与师生进行了座谈。

2010年6月12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办的“教育部学指委物理委员会华东片会议”开幕。

2010年6月18日,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主任WilliamF.Brinkman一行4人来校,主访物理学院。陈初升副校长介绍了学校情况,刘万东执行院长介绍了物理学院,赵政国、秦宏等教授参加接待并交流。

2009年6月18日,科技部在武汉召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国内研究2010年项目启动会,正式启动“HL-2A高时空分辨等离子体诊断研究”等13个项目。物理学院秦宏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其中的“托卡马克相关基础实验研究”项目。蔡辉山副教授成为人才项目“ITPA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中9个课题负责人之一。

2010年6月20日,物理学院召开学科点负责人会议,邀请副校长陈初教授、教务处长刘斌教授到会,介绍交流学校将推出教学改革的措施。

2010年6月19-21日,应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主席S.Prager教授访问我校。侯建国校长会见了Prager教授,探讨了我校与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展开深入合作的可能性。21日下午,Prager教授在物理学院作了题为“TheReversedFieldPinch:ProgressfromFusiontoAstrophysics”的学术报告。

2010年6月28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1807人普通本科学士学位。物理学院共有285名同学获得学士学位,其中物理系(含光学与光学工程系)136人,近代物理系139人,天文学系10人。

2010年6月28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431人博士学位、790人普通硕士学位、119人工程硕士学位、186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46人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物理学院赵伟、蒋建华、陈小庆、洪勋、沈小双、何军、许方星、王林香、丁俊峰、黄晓桦、孙利杰、程学瑞、闫武钊、韦先涛、杜学亮、杨平(以上物理系)、葛红林、熊涛、金贤敏、黄伟、王少明、陆朝阳、仇志勇、姜明明、孙晓燕、姜罗罗、朱军芳、薛镇、尹航、高炜博、黄凤、都军伟、章涛、王萍、蔡文奇、刘光曹、李浩、王兵、居琛勇、杨珩、李斌、林冰生、李玉峰、任海骏、吴荣俊、李伟、卜雪兵、谢传梅、郁专、王兆龙(以上近代物理系)、胡继刚、陈磊、周金华、仇善良、常宏、吴晓伟、钟敏成、张成杰、翟畅、龚明、陈耕、银振强、郝晓杰、康学亮、阎杰(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卢昱、舒新文、童明雷、张什永(以上天文系)等69人获得博士学位;柯少秦、梅红萍、肖淑曼、王晓纯、田发亮、程思、李国民、许祥益、李翔宇、谢忆纯、卢建良(以上物理系)、娄俊、宋仔峰、赵川、郝岩、陈牧笛、张文贵、蔡涓涓、王二辉、王晶宇、李勇、万旭、O.Mahfoudh(以上近代物理系)、杨锐、鲁先洋、浮怀铎(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广兴、王莹莹(以上天文系)、桑士振、邢飞(以上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30人获得硕士学位。

2010年6月30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新引进的讲师赵伟博士正式报到。

2009年6月,第四批“千人计划”揭晓,共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63人。通过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申报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王海林博士入选。

2010年6月,物理系高级工吴长根师傅退休。

2010年7月5-7日,由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全数字束流位置测量系统,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现场联调测试成功。

2010年7月7日,教育部公布了2010年评出的全国高校30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教高函[2010]12号)。物理学院以向守平教授为带头人的天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

2010年7月9日,学校召开中层领导班子述职考评会,执行院长刘万东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作述职报告。学院副教授以上教员、校领导、校部处主要领导参加考评并现场投票。

2010年7月9-11日,第7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分赛区比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亚东技术学院等华东和台湾地区高校41支代表队参加。物理系3位研究生组队代表学校参加了此次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在参赛队中名列前茅。贺承浩同学获得了个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项天和赵占祥同学分获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0年7月12-14日,汪秉宏教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第6届亚太地区国际非线性科学会议(DDAP6)”作题为“人类迁徙对于社会合作演化所起普适作用”的大会邀请报告。

2010年7月16日,根据学校2010年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安排,物理学院发布2010年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物理学院全体教授推荐工作实施方法”。

2010年7月18-28日,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联合举办了“中国科大首届物理化学暑期夏令营”,来自全国数十所著名大学物理化学学科的167名大三学生参加。夏令营旨在通过学术互动、交流学习、野外活动等形式,加强我校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相关院系的联系,促进外校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大,了解当前国际物理、化学、材料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

2010年7月23日,杜江峰教授及其合作者在PhysicalReviewLetters发表文章,报道了在室温下利用金刚石中单电子自旋态实现Deutsch-Jozsa算法(PRL105,040504,2010)。

2010年8月1-4日,应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邀请,美国伯克利洛伦茨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许怒博士、普渡大学物理系教授王福强博士来访讲学,为暑期小学期开设“粒子物理研究前沿—相对论重离子实验”系列讲座。

2010年8月1-5日,应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邀请,我校客座教授、美国Jefferson国家实验室CBAF加速器A大厅负责人、高级研究员陈剑平博士来校访问讲学。

2010年8月3日,2010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束,我院物理学科孙方稳博士的博士论文“多光子态的干涉和区分”(指导教师郭光灿院士)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0年8月8日,为进一步加快我校创建一流大学的步伐,我校决定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委员会”,潘建伟教授被任命为该委员会主任。

2010年8月11-14日,“第四届中-欧复杂性科学暑期学校”在上海举行,物理学院汪秉宏教授与张翼成教授(我校客座教授)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主持暑期学校。

2010年8月12日,物理学院全体教授会议,投票推荐正高岗位申请人。欧阳钟灿、郭光灿、俞昌旋、张家铝、周又元等54位教授到会,另有17人进行了电子投票。18个候选人中,周宏岩、张永生、宋克柱、刘树彬、张增明、王沛、刘衍文、余庆选、李传锋、梁昊、许立新、孙霞等12人获2/3多数票,取得合格申请人资格。

2010年8月13日,物理学院全体教授会议,投票推荐副高岗位申请人。欧阳钟灿、郭光灿、俞昌旋、张家铝、周又元等53位教授到会,另有19人进行了电子投票。23个候选人中,武杰、徐春凯、单旭、李弘、何海燕、吴玉椿、张权、孙勇杰、周祥发、邱正明、张建武、陶小平、魏渭、谢锦林、柳必恒、蒋作宏、徐军等17人获2/3多数票,取得合格申请人资格。

2010年8月13-20日,第15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在贵阳市举行。会议改选产生了第7届“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委员会,近代物理系金革、李澄、安琪3位教授当选。物理学院兼职教授、高能物理所常务副所长王贻芳研究员当选为主任委员,安琪教授再次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2010年8月14-15日,物理学院2010级本科新生入学。15日,物理学院举行2010级新生家长座谈会。

2010年8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来访并与物理学院部分青年教师教师座谈。

2010年8月19-20日,应粒子物理与技术中心邀请,美国Michigan大学物理系教授周冰来校访问讲学。

2010年8月21日,学校评审授予程福臻等4人2010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物理学院程福臻教授、马文淦教授获此殊荣。

2009年8月21日,学校评审授予叶郁等40人2010年度“王宽诚育才奖”,物理学院李银妹教授荣获一等奖,陶小平博士荣获二等奖。

2009年8月21日,学校评审授予段雅丽等15人2010年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物理学院王坚副教授获此殊荣。

2010年8月23-26日,荷兰国家核物理与高能物理研究院(NetherlandsInstituteforNuclearPhysicsandHigh-EnergyPhysics)的专家J.L.Visschers教授应邀访问粒子物理与技术中心。

2010年8月24日,物理学院召开本年度第三次人才引进答辩会。通过拟以副教授引进陈巍(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兰涛(近代物理系)、赵斌(近代物理系)、张增星(物理系)等4位博士,报学校审核批准。

2010年8月31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的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肖明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工程学科点。

2010年8月,吴明卫教授等在PhysicsReports期刊上发表题为“SpinDynamicsinSemiconductors”的综述文章(PhysicsReports493,61-236,2010)。

2010年9月3日,挂靠物理学院的“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印章正式启用。

2010年9月3-5日,学校召开岗位聘任理学学科组会议,听取教授申请者报告并举行评议。在39名正高岗位申请人中,梁兴等24人获得2/3以上票通过,取得校外同行评议送审资格,物理学院周宏岩、张永生、宋克柱、刘树彬、张增明、王沛、刘衍文、李传锋等8人通过。在28名副高岗位申请人中,童伟华等21人获得2/3以上票通过,物理学院武杰、徐春凯、单旭、李弘、何海燕、吴玉椿、周祥发、魏渭、谢锦林等9人通过。

2010年9月3-5日,物理学院叶邦角、潘必才、王群、张文禄等4位教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研究生招生宣讲团,在武汉开展招生宣传及面试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校考生600余人参加咨询。

2010年9月6日,学校召开人才引进委员会会议,共讨论通过引进“百人计划”8人、教授3人、特任教授1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2人。物理学院申报的邓学功以“百人计划”引进,张增星、项国勇、肖志广等3人以副教授引进。

2010年9月6-7日,应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邀请,我校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曹臻研究员来校访问讲学。9月6日下午,曹臻研究员作了题为“最活跃的高能与天体物理交叉领域:伽马天文—LHAASO”学术报告。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代表学校向曹臻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

2010年9月7日,物理学院召开2010级研究生迎新会,院长欧阳钟灿等院系领导及导师代表出席。物理学院此次入学的研究生共28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17名,硕士研究生168名、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代培研究生324名。

2010年9月7日,物理学院召开2010级本科生迎新会,院长欧阳钟灿等院系领导及教师代表出席。物理学院共招收2010级新生280名,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2010年9月10-12日,物理学院王冠中、朱林繁、刘树彬、涂涛等4位教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研究生招生宣讲团,在西安开展招生宣传及面试活动。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校考生1100余人参加咨询。

2010年9月11日,应物理学院、天文学系邀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陆埮院士来访并作题为“蓬勃发展中的宇宙学”的公众报告。

2010年9月11-12日,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召开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托卡马克高约束模物理机制研究”研讨会,项目负责人俞昌旋教授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离子体物理所、西南物理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项目骨干研究人员2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10年9月11-26日,物理学院启动完成2011年本科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工作。11日,物理学院发布“2011年度研究生免试推荐和接收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并启动2101年研究生免试推荐和接收工作。经过四轮选择推荐,共有97位同学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其中25人选择在中国科学院12个相关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攻读学位,61人在物理学院各学科点继续深造(共涉及51位博士生导师,其中10位博士生导师招收2位学生),11人到校内其他单位就读(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9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1人,管理学院1人)。

2010年9月12日,应物理学院、天文学系邀请,南京大学苏定强院士在水上报告厅作了题为“望远镜与天文学:400年的回顾与展望”的公众报告。

2010年9月17日,潘建伟教授及其合作者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发表论文(PRL105,120402,2010),报道可编程量子门阵列的实验实现,并利用该量子处理器直接诊测了Pauli算符的对易关系。

2010年9月17-19日,物理学院陈仙辉、宋克柱、涂涛、崔宏斌等4位教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研究生招生宣讲团,在成都开展招生宣传及面试活动。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校考生1000余人参加咨询。

2010年9月18日,应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的邀请,“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来访,并在水上报告厅作了题为“空间探测的进展与中国的嫦娥工程”的公众报告。

2010年9月21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的副教授项国勇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2010年9月21日,学校举行第五届“困学守望”教学奖颁奖大会。物理学院汪克林、曹烈兆教授荣获“困学守望”育人终身成就奖(共4人),潘必才、陈银华、沈惠川、向守平、张增明等5人荣获“困学守望”杰出教学奖(共9人),徐春凯、朱界杰、邵明、万树德、张仁友、蒋一、余庆选、涂涛、陈次星、张权等10人荣获“困学守望”优秀教学奖(共18人)。

2010年9月21日,物理学院召开教学工作会议,院教学委员会委员、基础课程组组长、课程讲座教授、教学秘书等19人出席了会议。

2010年9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夏小平实验师退休。

2010年10月2日,近代物理系井思聪教授因病逝世,终年65岁。井思聪教授长期从事近代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在格点规范理论和规范场的量子反常方面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研究文章;长期主讲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广义相对论等专业课程。井思聪教授是中国致公党党员,曾任安徽省致公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2010年10月8日,学校续聘史济怀等14名教授为课程讲座教授,聘期一年。物理学院向守平、张永德、叶邦角、尹民、李永平、曹烈兆、程福臻、霍剑青等8位教授在列。

2010年10月9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的肖志广副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理论物理学科点。

2010年10月9-11日,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在我校召开“2010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发展研讨会”,高能物理所与近代物理系3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2010年10月14-15日,应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和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的邀请,我校客座教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RHIC-STAR国际合作组发言人许怒博士,法国IPHC微电子中心负责人郭超英博士等3人来我校进行访问讲学。

2010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评审结果(科发人教字[2010]111号)。物理学院高炜博同学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共20名),舒新文、任海骏、林功伟、卜雪兵、张松斌、王萍等6位同学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共200名),潘建伟教授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共20名)。

2010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公布了2010年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评选结果(科发人教字[2010]112号)。物理学院吴涛、许金时的博士论文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50篇)。吴涛的获奖论文为“NaxCoO2体系的电荷有序态和铁基超导体的磁性研究”,导师陈仙辉教授;许金时的获奖论文为“光子纠缠态制备、应用及演化的实验研究”,导师郭光灿院士。陈仙辉教授、郭光灿院士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共50名)。

2010年10月18-20日,“2010年反场箍缩装置国际研讨会(2010USTCInternationalWorkshopofRFP)”在我校召开,刘万东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来自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等国际上反场箍缩装置主要负责人及研究骨干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反场箍缩装置的基本原理及研究前沿作了一系列精彩报告,并着重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拟建的KTX反场箍缩装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010年10月19日,物理学院召开本科培养方案工作会议,院教学委员会成员、各学科教学负责人及各系教学秘书等24人参加了会议。陈初升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0年10月19-21日,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果展示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科组组长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此次交流会全国37所高校的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成果材料汇集、方案设计、现场布展等工作。

2010年10月22日,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听取2009年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年)基金项目年度进展汇报;评审2010年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年)基金项目,张建武等23名青年教师及博士后获得资助,总经费350万元。

2010年10月25日,意大利都灵大学INFN实验室高级研究员FabrizioBianchi博士来访并作题为“TheSuperBProject:theQuantumPathtoNewPhysics”的学术报告。

2010年10月26¬-29日,应物理学院、天文学系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系胡悲乐教授来校访问讲学。27、28日,胡悲乐教授分别在天文学系和物理学院作了题为“CosmologicalPerturbationsandStructureFormationviaStochasticGravity”及“OriginoftheUniverseandQuantumGravity-AnEmergentViewpoint”的学术报告。

2010年10月27日,应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黄耀辉教授应邀来访并作学术报告。

2010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李燕副所长来我院访问,并就“应用物理英才班”的相关情况作了报告。

2010年10月30日,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体育运动会闭幕,物理学院又一次获得学生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六年夺冠(前4年为理学院)。

2010年10月,物理学院办公室教学秘书李宏退休。

2010年11月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共有198位申请人获得资助,物理学院韩良教授、何立新教授名列其中。

2010年11月1日-6日,受中国核物理学会委托,由我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14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10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第10届理事会及由26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物理学院叶邦角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王群教授当选为理事。

2010年11月5日,应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邀请,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郑志鹏研究员来访,并作题为“北京谱仪早期工作回顾”的学术报告。

2010年11月9日,空间暗物质卫星项目第8次合作组会议在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召开,来自紫金山天文台、北京高能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多家合作单位的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0年11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公布了公布了2010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皖教高[2010]28号)。张增明、孙腊珍、霍剑青、浦其荣、张权等人完成的“致力拔尖人才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王挺贵、林宣滨、袁业飞、向守平、程福臻等人完成的“面向国家需求,探索天文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谢锦林、单旭获省级“教坛新秀奖”;金革、卢荣德、张增明、朱晓东等分别负责的4个教学研究项目获得支持。

2010年11月12日,大本钟奖组委会、炎黄青年文化国际联合会和中国精英青年联盟联合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宣布2010年度“大本钟奖美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的正式获奖名单,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2005级校友戴磊名列其中。

2010年11月12-14日,物理学院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上海联合举办“2010应用物理秋令营”,28名物理学院三年级学生参加了秋令营。物理学院尹民、叶邦角副院长,上海应用物理所李燕副所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0年11月16日,学校决定授予陈阳等25名学生2010年“郭沫若奖学金”,物理学院徐智磊、苏湛、陈锟、刘晓戈等4位同学获此殊荣。

2010年11月17-18日,学校举行岗位聘任委员会会议,评议2010年新聘正高、副高岗位人选。各类正高级岗位候选人共47人,获2/3票通过者32人,物理学院周宏岩、刘树彬、刘衍文、王沛等4人通过。各类副高级岗位候选人获2/3票通过者58人,物理学院吴玉椿、李弘、单旭、武杰、徐春凯、魏渭等6人通过。

2010年11月18日,安徽省科技厅公布201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进入公示阶段。共评出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16项。物理学院陈仙辉教授完成的“关联电子体系新材料合成及物性研究”成果荣获一等奖。

2010年11月19日,2010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揭晓,程福臻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全国共4人),马文淦教授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共246人)。

2010年11月22日,潘建伟教授及其合作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纠缠门的实验实现(PNAS107,20869-20874,2010)。

2010年11月23日,李定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磁约束核聚变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彭以祺、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副局长黄敏、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处长傅小锋、ITER中心研究员杨长春等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朱长飞副校长到会并致辞。

2010年11月27-28日,天文学系举办“2010年中国科大天文技术发展研讨会”,物理学院、地空学院、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等单位4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基础局相关方面主管以及朱长飞、窦贤康副校长到会并讲话。

2010年11月28日,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暨纪念博士后制度2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根据2010年博士后综合评估结果,对全国148个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0名博士后管理工作者予以通报表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榜上有名。

2010年11月30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进入公示阶段。共评出自然科学奖131项(一等奖48项、二等奖83项)、技术发明奖28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6项)、科技进步奖135项(一等奖52项、二等83项)、推广类科技进步奖7项(一等奖2项、二等5项)、专利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2项)。物理学院陈仙辉教授完成的“关联电子体系新材料合成及物性研究”成果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11月,近代物理系陈子瑜副教授退休。

2010年11月,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谈尔强实验师退休。

2010年11月,近代物理系赵家伟副教授辞职。

2010年11月,天文学系助教李成博士辞职。

2010年12月1日,经院系推荐评议,由校“USTC校友总会—杨亚校友基金”执行委员会和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评审,授予陈卿等30人第五届“杨亚校友基金-教育奖”,物理学院宋克柱、汤家俊、张增明等3人名列其中。

2010年12月1日,经“平凡基金”评委会及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评审通过,并报学校批准,学校授予程福臻等10人第三届“平凡基金-教育奖”,物理学院程福臻、张平等2人名列其中。

2010年12月2日,美国物理学会公布2010年度新增会士(APSfellow)名单,我校校友方励之、汤雷翰、丁卫星、王福强、许长补等5人当选。至此,我校共有27名校友为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同北京大学并列第一。

2010年12月3日,本学期物理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在院二楼报告厅召开。院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各有关课程组长、课程讲座教授、督导组老师以及学生代表等4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2010年12月5日,应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Texas大学Austin分校物理系KennithGentle教授应邀来访,并作题为“UnderstandingtheSaturationandSuppressionofTurbulenceinMagnetizedPlasmas”的学术报告。

2010年12月6日,学校表彰2009-2010年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物理学院李业龙被评为优秀辅导员,阮可青、王安廷、杨俊峰等3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2010年12月7日,学校发布人字〔2010〕233号文件,聘任王毅等23人教授专业技术岗位,王建伟等37人副教授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自2010年6月30日起。物理学院王沛、刘树彬、刘衍文、周宏岩等4人晋升为教授,吴玉椿、李弘、单旭、武杰、徐春凯、魏渭等6人晋升为副教授。

2010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副局长黄敏来物理学院调研,参观物理学院相关实验室并与物理学院部分科研骨干座谈。

2010年12月10日,应天文学系邀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等一行4人来访,讨论与天文系及国家天文台合作建南极天文台等事。

2010年12月10日,彭新华、杜江峰教授及其合作者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报道HeisenbergXYModel中基态几何相的实验观测(PRL105,240405,2010)。

2010年12月13日,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学科点博士生王忠与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合作,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提出拓扑绝缘体新的序参数(PRL105,256803,2010)。

2010年12月13日,近代物理系D0课题组在费米实验室Tevatron对撞机上完成了超对称中微子R宇称破缺e+m共振态实验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上(PRL105,191802,2010)。该工作的主要完成人2005级本科生丁鹏飞同学获得合作组SinglePaperAuthorship资格,这是D0国际合作组由本科生获得作者资格的特例。

2010年12月14日,学校决定授予董久刚等25名学生2010年“求是研究生奖学金”,物理学院刘加丰、封常青、苏纪娟、陈默涵、王小蕾等4人获此殊荣。

2010年12月15日,应光学与光学工程系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姜弘文教授来访,并作题为“半导体量子芯片的最新发展和动态”的学术报告。

2010年12月15日,安徽省2010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暨表彰大会在合肥召开,大会对“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的获奖者进行了表彰。物理学院安徽省光电子重点实验室王书路等同学的“从澄江古生物到低碳世博园”从全省5755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

2010年12月16日,物理学院召开本年度第四次人才引进答辩会。通过拟以教授引进段昌奎(物理系),以副教授引进罗习刚(物理系)、张一飞(近代物理系),以特任副教授引进郭磊(近代物理系)。

2010年12月21-25日,“第二次统计物理复杂系统路线图研讨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物理学院汪秉宏教授与张翼成教授(我校客座教授)作为共同主席组织召集。

2010年12月25-26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办教育部“首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34个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荐的34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竞赛。

2010年12月26日,物理学院732校友、深圳迈瑞公司总裁李西廷先生向科大教育基金会捐资480万元人民币。捐赠仪式在行政办公楼第四会议室举行,侯建国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向李西廷校友颁发了捐赠证书。

2010年12月27日,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以及科技日报读者参与评选的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潘建伟教授领导的中国科大与清华大学联合小组完成的“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榜上有名。

2010年12月28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韩菲等126人博士学位、尹昌勇等920人硕士学位、孔翔宇等67人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潘啸鸣等448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物理学院代如成、钟泽、王元元(以上物理系)、王慧慧、陈志鹏、丁芳、罗敏杰、周意、言杰、邹涛、张嗣锋、谢树欣、黄成武、杨剑(以上近代物理系)、庐宣(天文学系)等15人获博士学位,张新涛、高金明、刘凯(以上物理系)、刘秋艳、李俊、陶灵平、王评(以上近代物理系)等7人获硕士学位。

2010年12月31日,物理学院举行第二届教工健身走活动,辞旧迎新,200余名教工参加。

2010年12月,潘建伟教授小组在PhysicsReports期刊上发表题为“EntangledPhotonsandQuantumCommunication”的综述文章(PhysicsReports497,1-40,2010)。

2010年12月,物理系副教授李垚调离至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2010年12月,近代物理系讲师张万生博士出国逾期离职。

2010年12月,物理学院共有在编固定人员239人,其中教授88人(博士生导师82人),特任教授6人,副教授66人,博士讲师20人,其他中级以下59人。流动人员132人,其中特任副教授6人,在站博士后53人,返聘博士生导师2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50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

2010年12月,物理学院共有在读本科学生1129人,其中2007级283人、2008级282人、2009级304人(含C9联盟交换学生12人)、2010级260人;在读研究生11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08-2010级)400人,硕士研究生(2008-2010级)397人、代培研究生324人。

2010年12月,2009-2010学年,物理学院共有175名教员(其中退休返聘教员19名)承担了本科生基础课程176门,总授课学时11120;80名教员(其中退休返聘教员8名)承担了研究生课程87门,总授课学时6360。

2010年12月,物理学院2010年度共有在研项目254项,全年到位科研经费13823.13万元。其中物理系36项682.10万元,近代物理系140项7158.79万元,光学与光学工程系54项5413.40万元,天文学系20项524.29万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4项44.55万元。按项目来源统计,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37项1830.2万元,科技部项目64项8024.0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5项2482.08万元,军工项目12项746.5万元,教育部项目3项14.29万元,安徽省项目6项13万元,纵向合作经费6项353万元。共有124人主持项目,郭国平教授、潘建伟教授、涂涛副教授、韩正甫教授、秦宏教授、陈凯教授、张文禄教授、邹旭波教授、杜江峰教授、王少杰教授、郭光灿教授、刘万东教授、任希峰副教授、王挺贵教授、武杰副教授、李定教授、陈向军教授、陈仙辉教授、何力新教授、郑坚教、、蔡辉山副教授、韩良教授、尹民教授、赵政国教授、明海教授等25人主持的项目年度到校经费超过100万元。

2010年12月,据不完全统计,物理学院2009年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科学论文共56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88篇,EI收录论文172篇;2010年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Nature子刊论文4篇,在PhysicsReports上发表综述性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PhysicalReviewLetters文章9篇,以第二单位发表PhysicalReviewLetters文章6篇。物理学院有2篇论文进入2000-2010年我国累积引用数前10位(林碧霞等,600次,第6位;陈仙辉等,572次,第7位)的文章,2篇论文列入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国际论文。

20010年12月,物理学院2010年度共申请国家专利8项(物理系3项、近代物理系3项,光学与光学工程系2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1项。2010年度共获得专利授权5项(物理系3项,近代物理系1项,光学与光学工程系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

2010年底,在任的学院、系行政、学术机构主要负责人如下: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副院长叶邦角教授、尹民教授、张杨教授;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副书记张增明副教授;物理系执行主任林子敬教授,近代物理系执行主任陈向军教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主任许祖彦院士、执行主任韩正甫教授,天文学系主任严俊教授、执行主任袁业飞教授,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孙腊珍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定教授,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主任安琪教授,中国科学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主任王挺贵教授,安徽省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明海教授,安徽省高校物理电子学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安琪教授。

责任编辑:topsky
】【打印繁体】 【推荐】【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理学院2011年大事记 下一篇物理学院2009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