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学院2009年大事记

2008年12月9日,为适应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学校决定撤销理学院,成立物理学院,数学系调整为学校直属系。

2009年1月9日,经学校优秀人才引进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学校批准,校长聘用罗喜胜等5人教授专业技术岗位、秦美婷等1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物理学院陈凯(近代物理系,2008年5月5日起)、邓友金(近代物理系,2008年12月15日起)被聘为教授,鄢文标(近代物理系,2008年12月22日起)、朱青峰(天文与应用物理系,2008年9月2日起)被聘为副教授。

2009年1月16日,叶邦角任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2009年1月18日,刘万东任物理学院执行院长。

2009年1月18日,由552名两院院士评选的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物理学院的研究成果涉及其中各一项。报道潘建伟等人研究成果的“量子中继器实验被完美实现”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报道陈仙辉等人研究成果的“铁基超导材料研究获重大进展”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09年1月21日,潘建伟、陈增兵、陆朝阳等利用量子模拟证实“任意子(Anyon)”服从分数统计的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

2009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一届(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潘建伟教授当选为物理天文学科评议组成员。

2009年2月1日,潘建伟、赵博、陈宇翱在《Nature:Physics》期刊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将单量子存储寿命提高了2个量级(达毫秒量级)的实验研究成果。

2009年2月11日,近代物理系退休资深教授杨衍明先生去世,享年82岁。杨衍明先生是我国著名核电子学专家和核电子学教育家,曾任近代物理系核电子学专业主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中国核电子学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政府参事等职。

2009年2月16日,因学院机构调整,校党委决定撤销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委员会,成立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委员会。

2009年2月20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人才丁桂军副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理论物理学科点。

2009年2月20日,物理学院召开第一次院务会,讨论成员分工,决定建立物理学院院务会纪要制度,不定期发布物理学院简报,通报学院内部及相关活动。

2009年2月23日,叶邦角兼任物理学院副院长,尹民、张杨任物理学院副院长;张增明任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9年2月23-25日,应近代物理系邀请,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实验高能物理国际知名专家、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系教授周冰博士来访。

2009年2月24日,学校公布第十次优秀教材的评选结果,《数学分析教程》等37种教材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材,其中优秀教材类一等奖13种、二等奖23种,优秀教参类1种。物理学院徐克尊教授等编著的《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学(第二版)》被评为优秀教材类一等奖,李书民副教授编著的《经典力学概论》被评为优秀教材类二等奖。

2009年2月,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吴强教授退休。

2009年2月,邓友金、曾长淦入选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3月2日,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新引进人才王慧元副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天体物理学科点。

2009年3月9日,启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印章,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印章同时废止;启用“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委员会”印章,原“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委员会”印章同时废止。

2009年3月13日,学校表彰2008年度考核优秀教职工,物理学院受表彰者为:王安廷、鲁拥华、郭国平、李传峰、何力新、邹旭波、金西、魏海利、崔宏滨、翁明其、刘磁辉、杨宏顺、曾长淦、张平(以上物理系),郑坚、朱晓东、李弘、彭新华、张子平、杜淮江、汪晓莲、完绍龙、高道能、王文阁、单旭、刘乃乐、王永纲、杨俊峰、钱泽银、奉兴(以上近代物理系),张增明、霍剑青、张权、谢宁、张杨、林宣滨、王俊贤、张孝东(以上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刘晓华、岑丹(以上院办公室)。

2009年3月13日,学校授予何云龙等588名学生2009届校优秀毕业生称号,物理学院李真珠、龚庐、于佳名、陈基、李强、李沁、林海川、文画、夏天阳、沈炎龙、章根强、林开群、曹金涛、任昌亮、周雷、周忠辉、郑伟 刘彦韬、吴益文、赵晨、叶桦、许志蕊、余利群、张辉、江洋、王秋实、李大虎、容昱、钟旭、赵占祥、贺煜、刘俊宝、刘露露、许中广、张颉颃、熊俊、李东方、孙江、项天、陈良文、杨沛、彭求应、粟待钦、李昭竹、杨新杰、贺振鑫、阙炎德、冯骐、严忠波、刘亮、刘翔、孙一、鲍路路、陈幼玲、冯为、朱飞云、许方星、许金时、王焕钦、刘强、宋昴、郁专、唐世彪、楼捷、马灵、谢树欣、田宝美、刘磊、王亮、胡婷婷、黄隆锦、袁苑、万娟等61人获此殊荣,其中李真珠、龚庐、于佳名、陈基、李强、李沁、林海川、文画、夏天阳、沈炎龙、章根强、林开群、曹金涛、任昌亮、周雷、周忠辉、郑伟等17同时获得安徽省双优毕业生称号。

2009年3月16-18日,应近代物理系邀请,法国马赛粒子物理中心(CPPM)高级研究员、液氩量能器组负责人及运行协调人Emmanuel Monnier博士,CPPM 高级研究员、Pixel探测器组负责人Alexandre Rozanov博士,法国原子能署萨克莱研究中心(CEA Saclay)高级研究员、粒子物理部负责人Bruno Mansoulie博士,CEA Saclay高级研究员、ATLAS-France网格计算负责人Eric Lancon博士一行4人来访。

2009年3月20日,物理系陈仙辉实验组关于铁基超导方面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

2009年3月21日,中共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代表大会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召开,物理学院近百名代表参加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物理学院新一届党委,叶邦角、尹民、张增明、芮锋、韩良、崔宏滨、张永生等7人当选为新一届物理学院党委委员。

2009年3月24日,学校评审授予张韵华等69人获“杨亚校友基金奖”,物理学院刘磁辉、奉兴、谈尔强等3人名列其中。

2009年3月24日,上海天文台余文飞研究员应邀来访,主讲中科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系列讲座第七讲,题目为“Long and short-term X-ray variability of accreting black holes and neutron stars in our Galaxy”。

2009年3月26日,第四届“百人会英才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近代物理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李玉剑获奖并应邀参加颁奖仪式。

2009年4月8日,近代物理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洪某高空坠楼身亡。

2009年4月8日,物理学院在水上报告厅举行徐凯同学事迹报告会。在武汉见义勇为受伤的徐凯同学返校后,受到了很多同学的关心和挂念,徐凯同学以“要做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为主题,介绍了自己保护表弟勇斗歹徒的经过。

2009年4月10日,应天体物理中心邀请,国家天文台黄峰博士来访并作题为“Radio Detection of Dark Matter Annihilation in Dwarf Galaxies”的学术报告。

2009年4月13日,应天体物理中心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李荐扬博士来访并作题为“Mapping the Dwarf World-Ceres and Vesta-for NASA Dawn Mission”的学术报告。

2009年4月18日,第九届校学术委员会成立。物理学院郭光灿任副主任委员(共5人),卢建新、吴明卫、张家铝、张裕恒、李晓光、周又元、俞昌旋、赵政国、郭光灿、潘建伟等10人任委员(共46人)。

2009年4月21日,学校调整校优秀人才引进学术委员会。物理学院刘万东、张家铝、张裕恒、周又元、俞昌旋、郭光灿等6人任委员(共31人)。

2009年4月21日,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科院高能所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基础局李定局长、乔润龙处长,基金委数理学部汲培文副主任、蒲钔处长,科技部基础司沈建磊处长,我校何多慧院士、朱长飞校长助理,高能所陈和生所长、王焕玉书记,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此次揭牌仪式。2005年4月,我校与高能所共同创办了“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联合实验室”。2008年12月,联合实验室被正式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2009年4月21-22日,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2009年会在北京举行,其间召开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实验室学术研讨会。

2009年4月21-23日,应近代物理系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邀请,日本Shinshu大学物理系Tohru Takeshita教授来访。

2009年4月22日,物理学院领导班子到天体物理学科点调研,了解天文学科发展中关于本科生招生、人才、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听取该学科点教授对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009年4月24日,物理学院领导班子到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点调研,听取该学科教授对学院近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发展中关于队伍、学科方向、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成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的必要性、学科设置、光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引进、招生规模等问题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2009年4月26日,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欧阳钟灿院士兼任物理学院院长。

2009年4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希来我校调研。其间,陈希副部长一行在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等陪同下参观视察了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教学,听取了负责人的情况汇报。

2009年4月28日,学校聘任刘斌等16位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授,物理学院杨维纮(力学)、朱晓东(热学)、蒋一(电磁学)、孙腊珍(电磁学)、崔宏滨(光学)、陈向军(原子物理学)、朱林繁(原子物理学)、陈银华(电动力学)等8人分别担任物理课程主讲教授,聘期3年。

2009年 4月28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鸿钧一行4人访问我校,与学校、物理学院领导就“严济慈班”联合办学等问题进行了工作会谈。

2009年4月,天文与应用物理系霍剑青教授退休,“国家级教学名师”返聘。

2009年4月,物理系傅竹西教授退休,博士生导师返聘。

2009年 4月,我校有5位教授入选2008年度中组部“千人计划”,物理学院潘建伟教授、赵政国教授当选。另3名当选者分别是罗毅教授、张振宇教授、陆亚林教授。本年度全国高校入选人数为56人,我校是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2009年5月5-8日,应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Enrico Fermi Institute)汤福坤博士来访。

2009年5月7日,物理系陈仙辉教授等关于铁基超导体同位素效应的研究成果在《Nature》期刊发表。

2009年5月7-8日,南京大学天文系郑兴武教授应邀来我院天体物理中心访问,并作题为“脉泽、银河系悬臂结构和旋转曲线”的学术报告。

2009年5月8日,清华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主任葛惟昆教授、副主任邓景康教授、物理系副主任王敏等一行10人来我院物理教学实验中心进行工作访问。

2009年5月8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人才赵家伟副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

2009年5月11日,部属高校“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兰州大学原校长李发伸教授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叶向东陪同下参观了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2009年5月13日,物理学院党政班子到凝聚态物理学科点座谈,听取该学科点教授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09年5月16日,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成立。学术委员会由尹民、卢建新、叶邦角、刘万东、安琪、林子敬、孙腊珍、李晓光、吴明卫、陈向军、杨国桢、欧阳钟灿、周又元、张杨、张家铝、张裕恒、赵政国、俞昌旋、郭光灿、袁业飞、韩正甫、潘建伟等22人组成,郭光灿任主任委员,刘万东、张杨任副主任委员。

2009年5月16日,物理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由王冠中、尹民、叶邦角、刘万东、安琪、朱晓东、孙腊珍、完绍龙、李永平、陈向军、陈银华、杨维纮、周正威、张增明、程福臻、霍剑青等16人组成,刘万东任主任委员,尹民、叶邦角任副主任委员。

2009年5月16日,物理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习亚昆、王安民、尹民、叶邦角、林宣滨、芮峰、吴明卫、张永生、张增明、崔宏滨、韩良等11人组成,叶邦角任主任,张增明任副主任。

2009年5月18日,中国科大在芜湖市广播电视中心举行了成果发布会,介绍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和韩正甫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在芜湖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政务网”并投入试运行的情况。校党委书记许武、芜湖市副市长杨燚等出席了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0多家新闻单位应邀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现场观摩了“量子政务网”的运行情况。

2009年5月21日,中科院应用物理所副所长李燕一行6人来访,与物理学院领导就联合培养人才、成立英才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多项共识。

2009年5月21-22日,应天体物理中心邀请,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来访并作题为“银心黑洞的射电光变监测”的学术报告。

2009年5月27日,侯建国校长与物理学院党政班子座谈,就物理学院工作及各学科的发展等方面问题交换意见。

2009年5月30日,应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邀请,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长王焕玉研究员一行3人来我院进行工作访问。

2009年6月3日,学校聘任宋光天等4位教授担任课程讲座教授,物理学院朱栋培担任量子力学课程讲座教授。

2009年6月4日,物理学院任命12位教员担任物理学类基础主干课程课程组长,各课程组长名单如下:杨维纮(力学)、朱晓东(热学)、叶邦角(电磁学)、崔宏滨(光学)、陈向军(原子物理学)、李书民(理论力学)、陈银华(电动力学)、王安民(量子力学)、周先意(固体物理)、安琪(电子技术基础)、孙腊珍(物理实验教学)、张增明(物理实验教学)。

2009年6月5日,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2009年RHIC&AGS年会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的唐泽波博士等3人获得了本年度RHIC&AGS优秀毕业论文奖。唐泽波的博士论文题目为:“RHIC能区高横动量J/Y的产生”,导师是李澄教授和许长补教授。

2009年6月7-8日,应天体物理中心邀请,南京大学天文系彭秋和教授来访并作题为“磁星及其活动性的物理本质”的学术报告。

2009年6月10日,物理学院召开院学术委员会会议,就成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地位等问题展开咨询讨论。

2009年6月12日, 应天体物理中心邀请,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来访并作题为“脉冲星:宇宙中最奇妙的天体”的学术报告。

2009年6月12-16日, 应天体物理中心邀请,美国卡内基天文台的Luis Ho教授来访,与天体物理中心教员及学生进行了密集的座谈讨论,并面向全校师生作了题为“近邻宇宙中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学术报告。

2009年6月25日,学校举行物理学院新任院长欧阳钟灿院士受聘仪式和杨国桢院士授奖仪式,物理学院全体教授参加了仪式。副校长叶向东主持受聘仪式,校长侯建国为原理学院院长杨国桢院士颁发了“杰出贡献”荣誉证书,为欧阳钟灿院士颁发了物理学院院长聘书。

2009年6月25日,物理学院召开学科发展会议,各学科点负责人林子敬、郭光灿、易波、卢建新、赵政国、陈增兵、郑坚、孔旭、金革等教授分别就学科点现状、发展目标、人才队伍需求、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报告,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原理学院院长杨国桢院士以及物理学院全体教授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2009年6月25日,近代物理系刘衍文、韩良、卜雪兵等人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D0探测器上完成的双光子窄宽度共振态寻找的实验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发表(Phys. Rev. Letts. 102, 231801 (2009))。

2009年6月26日,校学位委员会授予郑轶等1697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物理学院共有275名同学获得学士学位,其中物理系138人,近代物理系124人,天文与应用物理系13人。

2009年6月26日,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物理学院李艳荣、王达君、吕章明、郑荣升、刘强、陆小松、张涛、徐小秋、王超男、李勇、吕柳、孙成海、吴会燕、胡军、王福源、龚彦晓、董裕力、牛孝灵、赵勇杰、赵义博、许金时、刘宜晋、高昆、谢志国、孙青、郑欢、王焕钦、林开群、章根强、何海燕(以上物理系)、姚晓勃、肖延国、蒋华、陈寿万、余羿、宁波、马骏、倪添灵、仇亮、黄备兵、徐敏、陈祥磊、任昌亮、唐泽波、王克栋、唐莉、曹金涛、王亮、胡友俊、陈敏聪、唐世彪、江晓、谢明璞、周浩、赵雷、程泽浩、周雷、方佳节(以上近代物理系)、夏天阳、林晨星(以上天文与应用物理系)等60人获博士学位;朱飞云、赵江波、高树钦、陈宣、冯为、郑伟、周程、黄建发、孙一、刘书见、刘桦、魏正、沈炎龙、谢学武、吕海飞、陈幼玲、王波、李勇、张顺(以上物理系)、李会吴、孔德欣、周忠辉、胡婷婷、李文华、刘磊、黄隆锦、蒋连军、周杰、万娟、谭建川、张晨、田宝美、唐浩辉、胡丹、李淑杰、袁苑、楼捷、龚谌伟、张可立、王道泳、刘洪欢、刘小伟、张雄、王巧鸣、郭军军、刘雯静、陈炼、郑伟、张鹏冲、单陈瑜、张沛、章征柏(以上近代物理系)、高峰、韦琳、姚金武、刘亮、於良伟(以上天文与应用物理系)等57人获硕士学位。

2009年6月30日,物理系新引进人才孙方稳副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2009年7月2日,物理学院学院任命各学科点新一届负责人。光学学科点:主任郭光灿,副主任明海、周正威;凝聚态物理学科点:主任侯建国,常务副主任林子敬,副主任王晓平、王冠中;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学科点:主任易波,副主任金西;光学工程学科点:主任韩正甫;理论物理学科点:主任卢建新,副主任邓友金、完绍龙;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主任赵政国,副主任王群、韩良;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主任李定,副主任郑坚、朱晓东;原子分子物理学科点:主任潘建伟,副主任陈增兵、朱林繁;物理电子学学科点:主任金革,副主任刘树彬、宋克柱;天体物理学科点:主任王挺贵,副主任袁业飞、孔旭。

2009年7月2日, 应物理电子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Connecticut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周胜利副教授来访。

2009年7月3-7日,由物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办的教育部高等学校“2009年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讨、培训”会议在合肥举行。会议代表240人,来自全国80所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师群教授主持会议,12 位教指委委员和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出席了会议。

2009年7月3-7日,应天体物理中心邀请,日本国立天文台有本信雄(Nobuo Arimoto)教授来访并作题为“Complexity in Simple Systems -- Stellar Populations in the Local Group Dwarf Galaxies”的学术报告。

2009年7月7日,陆朝阳、杨涛、潘建伟等关于量子网络多粒子纠缠交换实验的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

2009年7月17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简称BEPCII/BESIII)”顺利通过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验收。我校是参与设计与建设该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主要成员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承担了BEPCII/BESIII四个主要探测器系统中缪子探测器和飞行时间探测器的全部读出电子学系统、飞行时间探测器端盖部分、飞行时间触发判选子系统和束流亮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施。

2009年7月9-10日,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校兼职教授王贻芳研究员,高能所所长助理、科技处处长、我校兼职博导赵京伟研究员对近代物理系进行了两天的工作访问。

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组织的重点实验室专家评估组一行12人对我校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和“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分别进行了现场评估。

2009年7月13日,经学校优秀人才引进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学校批准,校长聘用曾建雄等5人教授专业技术岗位、赵立丰等1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物理学院丁桂军(近代物理系,2009年2月20日起)、赵家伟(近代物理系,2009年5月8日起)、孙方稳(光学与光学工程系,2009年6月30日起)、王慧元(天文学系,2009年3月2日起)等3人被聘为副教授。

2009年7月13日至11月8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研究员许长补博士利用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在近代物理系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合作研究及教学。

2009年7月15日,林子敬任物理系执行主任,陈向军任近代物理系执行主任,韩正甫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执行主任,袁业飞任天文学系执行主任,孙腊珍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2009年7月19-22日,天体物理中心联合安徽省天文学会、安徽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中,主办“2009年安徽省天文科普夏令营”,组织夏令营成员赴桐城市观测日全食。

2009年7月23日,学校同意物理学院所属机构设置与调整方案:成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调整出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归物理学院直属管理;调整后的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更名为天文学系。

2009年7月29日至8月2日,2009年度“海峡两岸聚变能源及等离子体科学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成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共同举办,中科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具体承办。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台湾成功大学物理系主任陈宽仁教授主持会议。包括台湾中央大学前校长刘全生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伊林教授、美国加州大学陈骝教授在内的31名来自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18个大学与研究院所的知名华人学者参加会议。

2009年7月30日,学校同意新建校级科研机构“粒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中心挂靠物理学院,赵政国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同时批准新建的还有“CFC金融信息研究中心”和“高速流动与推进研究中心”。

2009年7月31日,科技部公布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建议授奖项目(通用项目),张裕恒院士等人完成的“过渡族金属氧(硫)化物的电磁行为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9年7月,近代物理系闻一之教授退休,博士生导师返聘。

2009年7月,物理系张东宝师傅退休。

2009年8月2日,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困学守望”教学奖设奖人意见,物理学院与数学系共同协商,成立新一届“困学守望”教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会由叶向东、叶邦角、尹民、史济怀、刘万东、孙腊珍、陈发来、陈向军、陈卿、林子敬、欧阳钟灿、张杨、张增明、袁业飞、韩正甫、程福臻、霍剑青等17人组成,欧阳钟灿任主任,刘万东、陈发来任副主任。

2009年8月3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的中科院“百人计划” 陈帅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原子分子物理学科点,同时兼职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9年8月15-20日,应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的邀请,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陈虎成博士来校进行工作访问。

2009年8月17日,学校评审授予史济怀等4人获2009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物理学院李永平获此殊荣。

2009年8月17日,学校评审授予单旭等15人获2009年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物理学院单旭、段开敏2人名列其中。

2009年8月17日,学校评审授予李思敏等40人获2009年度“王宽诚育才奖”,物理学院王冠中、李书民2人获一等奖(共10人),徐军、武杰2人获二等奖(共30人)。

2009年8月19日,科技部发布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2009年项目立项通知,共批准“聚变实验堆设计研究”等9个国内配套重大项目,我校主持承担了其中“托卡马克基本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和“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研究”2 个项目,近代物理系王少杰教授和刘万东教授分别担任首席科学家。

2009年8月24-28日,物理学院主办第四届海峡两岸物理研讨会暨物理系主任联席会,来自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淡江大学、中央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兴大学、成功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系主任和教授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有26个大会报告,内容涉及两岸物理学发展与院系状况、物理教育与英才培养、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青年教师培养和两岸交流等方面。

2009年8月24日,应近代物理系邀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Peter Bruyndonckx 教授来访。

2008年8月27日,天文学系新引进的人才王宇副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天体物理学科点。

2009年8月27日,近代物理系刘阿棣、兰涛、俞昌旋等关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低频带状流存在实验证据的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发表。

2009年8月29日,中科院“城域网络量子通信技术”成果展示会在学校举行,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等出席。会议展示了潘建伟研究团队去年年底在合肥成功组建的首个可自由扩充的光量子电话网的重要成果,这标志了我国在城域量子网络关键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产业化的要求。

2009年9月2-3日,应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邀请,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研究员一行6人来访。

2009年9月2日-3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Simon White教授来访,并作题为“Understanding our Universe: Ideas and Opportunities in Modern Astrophysics”的学术报告。

2009年9月4日,物理学院召开2009级本科生迎新会,院长欧阳钟灿等学院领导出席。物理学院共招收2009级新生267名,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2009年9月4日,应近代物理系邀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高能物理研究所射线仪器实验室主任Stefaan Tavernier 教授来访。

2009年9月5日,物理学院召开2009级研究生迎新会,院长欧阳钟灿等学院领导出席。物理学院此次入学的研究生共598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22名,硕士研究生161名、中科院研究所代培研究生315名。

2009年9月5-7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黄山市主办“2009量子输运与量子计算前沿国际会议”,包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等10名海外专家,于禄、郭光灿院士等数十名国内专家参加了会议,郭光灿院士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姜弘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J. Eisenstein教授,美国德州大学A. MacDonald教授,东京大学S. Tarucha教授等世界著名科学家做大会报告。

2009年9月6日,教育部公布2008年度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者名单(共5人),物理学院陈仙辉教授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数理化科学奖),我校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教授也同时获此殊荣(资源与环境科学奖)。

2009年9月6-10日,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主办的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举行,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大校办企业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参加了此次光博会。

2009年9月7日,启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印章,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印章同时废止。

2009年9月9日,近代物理系召开全体教授、副教授大会,通过了《近代物理系教授大会章程》,成立了王群等17人组成的教授大会执行委员会,选举陈向军、安琪、完绍龙、韩良等4人组成了系日常工作小组。

2009年9月11-14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英国Cardiff大学天文系赵文博士来访并作题为“随机背景引力波:探测极早期宇宙的唯一天线”的学术报告。

2009年9月18日,陈仙辉教授荣获中国物理学会颁发的2009年度叶企孙物理奖。

2009年9月20-22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张宏升博士来访并做题为“Cosmic acceleration-observations, challenges and theoretical progresses”的学术报告。

2009年9月21日,学校隆重举行第四届“困学守望”教学奖颁奖大会。物理学院许咨宗教授、闫沐霖教授荣获“困学守望”终身成就奖(共3人),叶邦角教授、朱栋培教授、周子舫教授、孙腊珍教授等4人荣获“困学守望”杰出教学奖(共10人),段开敏、王沛、阮可青、齐开国、崔宏滨、朱林繁、潘海俊、朱晓东、秦敢、李弘、林宣滨、卢荣德、张宪锋、蒲其荣等14人荣获“困学守望”优秀教学奖(共21人)。

2009年9月,少年班学院张鹏飞副教授转入近代物理系,就职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

2009年 9月,我校有3位教授入选2009年度中组部“千人计划”,物理学院秦宏教授当选。

2009年10月10-13日,应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的邀请,美国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大学叶竞波副教授来访。

2009年10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推荐包丽颖来校短期干部工作交流,任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任期至交流工作结束。

2009年10月16日,天文学系王俊贤教授荣获中国天文学会颁发第二届黄授书奖。

2009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体育运动大会中,物理学院代表队分别获得学生男子、学生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9年10月20日,“USTC8704爱心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由近代物理系1987级校友发起,潘建伟任理事长,陈继锋、何凌山、林春光、蒋一等4人任理事,基金将用于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健康保健及其他有助于近代物理系发展等方面。

2009年10月21-23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的邀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员来访并做题为“超大质量黑洞的宇宙学演化和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的学术报告。

2009年10月23日,郭光灿教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TWAS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中选举产生的,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目前TWAS共有院士950人,其中中国大陆141名。

2009年10月27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的邀请,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博士生董辉应来访并作题为“在银河系中心寻找缺失的年轻恒星“的学术报告。

2009年10月29日,近代物理系杜江峰教授等在《Nature》期刊发表文章,报道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技术,在固态体系实验实现了最优动力学解耦等重要研究成果。同期《Nature》杂志的“新闻与展望”栏目专文介绍。

2009年10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吴云霞实验师退休。

2009年11月2日,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公布2009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物理学院叶邦角教授荣获2009年度“省级教学名师奖”,我校同时获此荣誉的还有缪柏其、宋光天、苏淳、尹协振等3位教授。

2009年11月2-4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国家天文台詹虎研究员、美国大型巡天望远镜LSST(Large Synoptic Survey Telescope)装置主任J. Anthony Tyso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Andreas Albrecht教授来访,Tyson教授、Albrecht教授分别作了题为“Petascale Astrophysics: Mining the Sky with”、“The Mystery of the Dark Energy”的学术报告。

2009年11月4日,物理学院举行仪式,聘任香港浸会大学汤雷翰教授担任我院客座教授,副院长尹民颁发了受聘证书。仪式后,汤雷翰教授做了题为“Towards a systems level description of bacterial metabolism”的学术报告。

2009年11月4-6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澳大利亚西奥大学引力波实验室主任David Blair教授来访,并作题为“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和“Prob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Universe with Gravitational Waves”两场学术报告。

2009年11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代表100余人,来自国内27个高校及研究机构。

2009年11月6日,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期刊编辑Rachel Won博士应邀访问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作学术报告。

2009年11月7日至8日,物理学院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上海联合举办的“2009应用物理秋令营”,我校32名同学参加。

2009年11月9日,学校续聘张永德教授为课程讲座教授,设岗课程为《量子力学》。

2009年11月9日,学校表彰2008-2009年度先进班集体及标兵,共有39个班级获先进班集体称号,6个班集体获先进班集体标兵称号。物理学院2006级本科3班、2007级本科4班、2008级本科1班获得先进班集体称号。

2009年11月12日,叶邦角教授当选为全国正电子谱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9年11月14日,中科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召开2009年学术年会,30余名实验室成员参加会议。

2009年11月15日,学校表彰2008-2009年度优秀优秀学生干部、辅导员及班主任,物理学院张平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全校共9人),芮锋获“优秀辅导员”称号(全校共6人),程路华、沈克强、单旭、张文真、金西、赵智宏等6人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全校共66人)。

2009年11月21日,经学校优秀人才引进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学校批准,校长聘用廖结楼等6人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刘斌等1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物理学院王宇(天文学系,2009年9月8日起)。

2009年11月21日,经学校优秀人才引进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学校批准,校长聘用陈帅等5人特任教授、特任研究员岗位,物理学院陈帅(近代物理系系,2009年8月3日起)、周宏岩(天文学系,2009年7月7日起)、郭国平(光学与光学工程系,2009年7月7日起)被聘为特任教授,黄运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2009年7月7日起)被聘为特任研究员。

2009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公布了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校物理与天文学科2008年度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2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此外,在国际高影响论文及作者方面,1999-2008年累计被引超过400次的15篇国际论文中,我校有2篇论文入选,通讯作者分别是物理学院的傅竹西教授、郭光灿院士,他们的论文分别被引用504次、416次;有3篇论文入选第三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通讯作者分别是华中生、陈仙辉和龚流柱教授;另有1篇论文入选第三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

2009年11月27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的人才陈志副教授正式报到,就职于理论物理学科点。

2009年11月,近代物理系汪秉宏教授退休,博士生导师返聘。

2009年11月,近代物理系周永钊教授退休,博士生导师返聘。

2009年11月,物理学院办公室主任叶林秀退休。

2009年12月1日,著名期刊《Physics Today》主编Charles Day博士来访。

2009年12月3日,学校评审授予尹民等10人获第二届“平凡基金-教育奖”,物理学院尹民、陈向军名列其中。

2009年12月3日,学校评审授予胡森等40人获“杨亚校友基金奖”,物理学院李银妹、许小亮名列其中。

2009年12月3日,许怒(物理系,1977级)、钱君剑明(近代物理系,1980级)、张世伟(物理系,1983级)、段路明(物理系,1990级)等4位物理学院校友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2009年12月8日,许祖彦院士兼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主任。

2009年12月9日,物理学院物理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刘荣华同学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009年12月10日,校党委决定调整物理学院党组织设置,撤销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总支部委员会,成立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与光工系总支部委员会;撤销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总支部委员会,成立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实验中心总支部委员会;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总支部委员会不变。

2009年12月10日,校党委决定同意物理学院所属系党总支换届选举结果,崔宏滨任物理与光工系党总支书记,韩良任近代物理系党总支书记,林宣滨任天文与实验中心党总支书记。

2009年12月11日,物理学院举行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团学活动颁奖大会,表彰在学校体育运动会、雏鹰杯、机器人大赛、辩论赛等四项赛事中为物理学院代表队获得冠军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以及物理学院院徽设计大赛的优胜者。

2009年12月12日,学校举行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成立庆典大会。校党委书记许武等学校领导,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小民,上海光机所所长李儒新、成都光电所所长张雨东、西安光机所所长赵卫、安徽光光机所所长刘文清、长春光机所副所长申德振等中科院相关专业研究所领导及院士专家出席会议,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主持会议。在庆典会上,许武同与会的许祖彦、姚建铨、林尊琪、郭光灿等院士共同为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揭牌,为首任系主任许祖彦院士颁发聘书;副校长张淑林与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共同签署全方位合作的所系结合协议。

2009年12月12日,物理学院王少杰教授、刘万东教授主持的两项ITER计划专项国内配套项目启动会在学校召开。中科院基础局、科技部基础司、ITER中心、中国科大领导,项目专家组成员及课题负责人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科院基础局局长李定主持。

2009年12月15日,近代物理系原常务副主任梅镇岳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梅镇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原子核物理和核技术学科的开创人之一、中国核谱学的奠基者。

2009年12月16-19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天体物理中心校友、美国加州大学 Irvine分校)助理教授、校友方陶陶博士来访并作题为“寻找失踪的重子”的学术报告。

2009年12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召开了BigBOSS项目科学研讨会,会议就中国参加BigBOSS项目的必要性、国内其它项目的承接、工作组的设立等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来自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近3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2009年12月18日,物理学院主持召开“物理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副校长陈初升、教务处负责人、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学名师、课程讲座教授、课程主讲教授等教学专家出席了会议。

2009年12月22日,西澳大利亚大学(UWA)物理系主任Ian McArthur教授来访。

2009年12月23日,200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于12月23日揭晓,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杜江峰小组关于“基于自旋的量子调控实验研究”名列其中。此次我校共有两项研究成果位列榜单,是入选本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最多的高校。

2009年12月24-27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天文系葛健教授来访。

2009年12月28日,物理学院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物理学院领导、校督导组部分老师、相关课程组组长,以及学生代表参加。

2009年12月28日,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物理学院毛世峰、李永钢、唐旭东、王哲献、李大鹏、祝巍、谢兴(以上物理系)、刘超、鉴福升、许依春、刘文杰、刘阿棣、徐小圆(以上近代物理系)、吴建光、姜伟、李科(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等16人获博士学位,高银军、赵杰(以上物理系)、周斌、吕治严(以上近代物理系)、周志强(天文学系)等5人获硕士学位。

2009年12月31日,物理学院召开了青年教师座谈会,刘万东主持会议,学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30余人参加。

2009年12月31日,物理学院举行教工健身走活动,辞旧迎新,百余名教工参加。

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月4日,应天文学系及天体物理中心邀请,美国麻萨诸塞大学天文系莫厚俊教授来访。

2009年12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齐开国副教授退休。

2009年12月,中科院计划局公布2009年度数理和地学领域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结果,高温气体动力学等8个实验室被评为A类实验室,射电天文等24个实验室被评为B类实验室,核分析技术等8个实验室被评为C类实验室。物理学院的“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被评为A类,“中科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被评为B类。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我校联合建设的,成立于2008年12月底。实验室以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为基本学科方向,围绕国家核与粒子物理大科学装置的物理目标开展实验方法与技术研究。中科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3月,围绕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及基础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研究、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等方向开展研究。

2009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本年度共评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363篇,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丁桂军博士学位论文“强子谱理论中奇特态的研究”入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丁桂军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为闫沐霖教授。我校共有2人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博”,8人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博提名论文”。

2009年12月,到年底,物理学院共有在编固定人员238人,其中教授82人(博士生导师76人),副教授6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25人,其他中级及以下人员64人。另有返聘教学名师及博士生导师19人,兼职博士生导师50人,在站博士后35人。教师中有中科院院士8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 2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2 人,长江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

2009年12月,物理学院共有在读本科学生1113人,其中2006级294人、2007级284人、2008级288人(含西安交通大学交换学生10人)、2009级247人。在读研究生102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07-2009级)341人,硕士研究生(2007-2009级)370人、代培研究生315人。

2009年12月,2008-2009学年,物理学院共有172名教员(其中退休返聘教员13名)承担了本科生基础课程135门,总授课学时11532; 106名教员(其中退休返聘教员8名)承担了研究生课程90门,总授课学时6110。

2009年12月,物理学院2009年度共有在研项目209项,全年到位科研经费9023.45万元。其中物理系39项808.80万元,近代物理系119项6226.75万元,光学与光学工程系30项1580.46万元,天文学系21项333.64万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10项88.2万元。按项目来源统计,中科院创新项目40项3647万元,科技部项目51项2973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项2066.9万元,军工项目12项173万元,教育部项目19项52.1万元,安徽省项目8项41.3万元,横向合作经费67.1万元。共有106人主持项目,潘建伟教授、刘万东教授、杜江峰教授、陈仙辉教授、郭国平副教授、赵政国教授、俞昌旋教授、郭光灿教授、安琪教授、邹旭波教授、郑坚教授、涂涛副教授、杨涛教授、汪秉宏教授、周永钊教授、汪晓莲教授、明海教授、张永生副教授等18人主持的项目年度到校经费超过100万元。

2009年12月,据不完全统计,物理学院2008年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科学论文共635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351篇(全校1544篇),EI收录论文118篇(全校1135篇);以第一单位发表Nature论文1篇,以第二单位发表Nature及子刊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9篇。2009年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Nature论文2篇,以第二单位发表Nature Physics论文1篇,以第一单位发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文章8篇(包括1篇主要作者的高能物理国际合作论文)。物理学院有2篇论文进入近10年(1999-2008)来国内发表的引用超过400次的高影响力国际论文(共15篇)。

2009年12月,物理学院2009年度共申请国家专利18项(物理系14项、近代物理系4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4项。2009年度共获得专利授权6项(物理系4项,近代物理系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1项。

2009年底,在任的学院、系行政、学术机构主要负责人如下: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副院长叶邦角教授、尹民教授、张杨教授;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副书记张增明副教授;物理系主任林子敬教授,近代物理系主任陈向军教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主任韩正甫教授,天文学系主任袁业飞教授,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孙腊珍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中科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定教授,中科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主任安琪教授,中科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主任王挺贵教授,安徽省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明海教授,安徽省高校物理电子学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安琪教授。

责任编辑:topsky
】【打印繁体】 【推荐】【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理学院2010年大事记 下一篇没有了